截至今天上午11点23分,在某拍卖平台进行司法拍卖的一部尾号为5个“8”的手机靓号,经过竞买人激烈的角逐,最终以225万元的价格落槌成交。本次拍卖共经历了5051次出价,227次延时,有589人报名参加,吸引6.7万人次围观。(8月16日《北京日报》)
一个手机号码,拍出了225万元的“天价”,简直抵得上中等城市一、两套房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因此也很快上了热搜。在网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可以说是说什么的都有。有人对此感到不可理喻,一个“5个8”的手机号码,不当吃不当喝,凭啥让这么多人花上一两百万去抢?有人则对此表示不屑一顾,觉得手机号码就是一个通讯代码或识别码,何必如此较真和苛求?还有人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就是盲目攀比和炒作,纯属虚荣心作祟。亦有人为此真的“酸”了,揶揄“有钱人的世界咱不懂”……
诚然,一个手机号码拍出几百万的“天价”,由此引发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也是正常的。但是对此事也需要客观、理性看待,看个稀罕也就够了,完全不必为此苛责太多,或是上纲上线,横加指责,或是进行过多解读和联想,甚至将其“妖魔化”。
因为手机号码也是一种无形资产,既然法院能把它拿来拍卖,也说明它是有价值的,而有多达589人参与竞拍,并在5051次竞价之后最终拍出225万的高价,更说明这个号码由特别数字组合所形成的特殊价值是被很多人所认可的。有价值、有需求,又是通过司法拍卖这种合法方式拍出的“天价”,只要它的程序合规、公开透明,不是恶意拍卖、人为操纵,那这一结果就无可厚非。
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对于手机、车牌号码这些东西,有人毫不在乎,可也有人比较在意,乃至“讲究”特别多。否则运营商也就不会把那些“吉祥号”“顺子号”“生日号”等号段拿出来高价单卖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凡事图个吉利,讲个面子也属人之常情。追逐吉祥号,这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也不侵害他人利益,就无可指责,更不用把它上升到什么大是大非的“高度”,搞什么道德绑架。
至于此次拍出天价的“18901088888”这个号码,也确实有其不可多得的稀缺性。“189”是电信的公共号头,“010”则是北京的区号,然后就是“5个8”,好记、上口又“吉祥”,这样的号码能有几个?这种优质号码公开网拍,自然让很多人趋之若鹜。最后能拍到225万,足见其不菲价值。
既然如此,法院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拍得它的最高价值,来最大限度地保障权利人的利益,并使原来难以执行的标的得以顺利执行,让公平正义得以体现,这岂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俗话说“千金难买我喜欢”,法院公开拍卖,有人愿意豪掷上百万、两百万拍下自己中意的手机号码,又有何不可?说到底这其实是他(她)的权利和自由,说明他(她)有这个实力和意愿,即便是悔拍,也有法院追究其法律责任,作为“吃瓜群众”,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但是大可不必对此耿耿于怀。